混合性阴道感染 (Mixed vaginitis) 又称为混合性阴道炎,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致病微生物导致的阴道炎症,具有发病率高、复发率高、漏诊率高、病程长、致病微生物多样、合并症多的特点,是近年来临床普遍关注的热点。
⸺《 阴道炎治疗新进展及相关问题》
⸺《混合性阴道炎诊治专家共识(2021版)》
混合性阴道感染致病微生物多样、鉴别诊断困难
混合性阴道感染病程长、复发率高、漏诊率高
混合性阴道炎的病程较长:单一感染的阴道炎患者1个月的转阴率远大于混合性阴道炎者,混合性阴道炎的转阴时间集中在2个月或3个月。混合性阴道炎易于复发:混合感染的复发率远大于阴道单一感染。单纯BV、单纯VVC治疗后的复发率均<10%, 而BV+VVC混合感染的复发率在40%以上。
⸺《混合性阴道炎诊治专家共识(2021版)》
阴道感染引起的合并症包括不孕不育、早产流产、胎膜早破、宫颈盆腔疾病等,须高度重视。
混合性阴道感染试剂盒
过氧化氢 (有益菌指标,微生态评价)
乳酸 (CV指标,有益菌指标,微生态评价)
唾液酸苷酶 (厌氧菌指标)
白细胞脂酶 (机体炎症反应指标)
凝固酶 (需氧菌指标)
β-葡萄糖醛酸苷酶 ( 需氧菌补充指标)
脯氨酸氨基肽酶 (滴虫、真菌指标)
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 (真菌区分鉴别指标)
丙氨酸氨基肽酶 (革兰氏阴性菌指标,敏感用药指导)
β-内酰胺酶 ( 抗生素耐药指标,敏感用药指导)
全面有效评价阴道微生态
区分乳酸菌产生的乳酸,还是致病共生菌产生其他脂肪酸,明确pH变化的生物化学本质;采用公司专有的微生物功能图谱数据库,多维度评价阴道微生态。
AV致病菌鉴别
区分AV致病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还是革兰氏阳性球菌,便于临床选择药物。
假丝酵母菌鉴别诊断
鉴别白色假丝酵母菌和非白色假丝酵母菌,辅助临床针对不同致病微生物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。
致病菌敏感用药指导
创新引入β-内酰胺酶指标,评价致病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,辅助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,最终达到治疗目的。